美国音乐家贝尔曾做过一个实验,他穿着便装当街演奏小提琴.当时正是上班早高峰,至少有一千人经过,却只有7个人注意到他并停下来欣赏.这个实验说明了,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出于惯性遗漏很多美好的东西.挤地铁时背单词,跑步机上听课程,等电梯时刷手机……榨取碎片时间每一秒的价值,成了"当代打工人"的集体写照.生活里容不得一丁点空隙,担心自己哪一点不够努力,就随时会被别人超越. 世界拔足狂奔之际,许多人处于焦躁的状态.不仅错过生命中层出不穷的美好,而且忘记了感受自己真正的情绪,甚至连放松也不得不重新学习.这样一味埋首前行,容易忘了给自己留出空白和喘息.
如果忘记了放松,就看不见留白的美和韵味.
书画留白,美学的气韵
留白是中国美学的精髓之一. 常言 "书画同源",一幅画的留白,可以看出画家胸中的丘壑;一个字的留白,可以观照出书法家的心境. 电视剧《清平乐》带火的"飞白书"正是书法留白的代表."飞"指收笔处如隶书的燕尾,呈飞翔之势态;"白"指笔画里通透飘扬,灵动似流水.
飞白书的韵味就在于灵动、留白./《清平乐》
剧中宋仁宗教曹皇后写飞白书的情节,令不少观众高呼"甜透了".在历史上,此景未必真有,但宋仁宗的确是飞白书高手.欧阳修在《归田录》里写道:"仁宗万机之暇,无所玩好,惟亲翰墨,而飞白尤为神妙."
宋仁宗作为九五之尊,身居宫墙之内,天下万事皆系其一念之间,身心所承担的压力真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.夜深人静时,洋洋洒洒大笔一挥,丝丝露白,宛若风动,寄托了自己对雅致不羁的精神追求.提笔搁笔之间,心中压力随之排解,也算是给日理万机的生活"留白".
思想留白,生命的充盈
到如今,群星闪耀的北宋已过去一千多年,帝皇不复存在,但留白精神却应在当代继续演绎.
许多成就卓越的人们开始归回"适度原则",在满满当当的生活中刻意"留白".
互联网行业内,"正念"被苹果、谷歌、脸书等美国硅谷公司热捧.
IT精英们从每天密不透风的日程表里,每天挤出15分钟的正念时刻,关注呼吸和身体.在一呼一吸中,思想重归张弛有度.不沉迷于过去的成功,不纠结于未来的不确定,只专注于单纯地觉察当下的一切,体验更多的平静和澄明.
放下杂念,给生活留白./图虫创意
很多人进行正念练习后发现,工作和生活的时间不但没少,反而变"多"了.那些一直拖延的任务,难缠的关系,悬而未决的事情,倒是在心得安顿之后,变得豁然开朗.
习惯每工作一个小时就停一两分钟,觉察自己的呼吸,用这些小留白填补碎片时间,调节内心的天平.在苦乐交融的人生中,这些留白让生命变得丰富而充盈.
这种生活智慧并非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特权,绝大多数人都值得拥有.
动态冥想,大脑的休假
木心先生说:"生活的最佳状态,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."
在家庭与工作之间来回切换,神经紧绷的人们需要一个机会,逃离旷日持久的胶着状态,给身体和心灵一个休憩的机会.除了意念的练习,日常的放松同样不可少.
你可以来一场远行,将身体抛掷在山涧流水之间.耳听风吟,手抚花草,与自己好好聊一会儿.
你也可以全身心投入一项运动,在专注身体时放松疲累的大脑,让渐显僵硬的肌肉重新找回弹性.
相对于马拉松、单车、搏击,普拉提更像是一场"动态的冥想".
脊柱从侧弯中矫正,关节从生硬到灵活,感受到身体核心肌群的强大.大脑和身体再一次回到起初的美好,生活和工作效率都有所提升.在化动为静中,拨开纷扰的信息,提高深度思考的专注.
倘若一年到头你都奔波在路上,那么一个人的房间,即是一份不受打扰的平和.
各种会晤商谈握手言笑,步履不停,形色匆匆.回到客房,静躺在床上,不经意一瞥,床边羽毛轻盈.深呼吸放松,画中的羽毛仿佛也跟着呼吸的节奏轻舞,飘然入梦.
全季客房挂画《轻》,艺术家潘曦
"生活和艺术,我愿它们都轻盈,像鸟儿一样轻盈,像呼吸一样自然,不必有硕大的挂念,不必有沉重的负荷."潘曦曾说.
人生的长度,在于一呼一吸.当专注于呼吸,身体变得轻盈了,时间也仿佛消失了,个人与空间的连接也将重置.
月盈则亏,水满则溢,将满未满,才是圆满.生活中学会留白,才能在方寸之间体会天地的丰盈.
从今天起,选择过适度的生活,把不必要的元素一一移出,在空间和时间中学会留白,让美好自然而然地舒展开来.感恩生活中所有的,也感恩生活中所无的.
文章摘自新周刊